如何判斷縫紉線的差異性?
英明線業為大家介紹:
1:首先判斷縫紉線的材質。
縫紉線的材質在市場上有很多種類,我們可以按照樣品或客戶所提供的信息選擇同等的材質。如果 POLYESTER(純紗綸線),這個材質目前市場上大家叫法都是一樣的,但同等的材質價格相差很遠,是部份企業采用了60%滌綸+40%回收料的原理進行混紡,所以在價格上有很大的優勢,但品質和拉力方面有一定的差異,而這類材質往往達不到標準檢測。
2:從外觀判斷縫紉線的質量:
a,成品縫紉線外觀上是否有起毛、起珠現象,外表繞線是否均勻,如果不均勻,內里有接頭。
b,成品縫紉線外觀粗度是否均勻,正常采購三股縫紉線為佳。
c,成品縫紉線成型正常,標示清淅
【縫紉線廠家】英明線業為大家介紹:
縫紉線的用量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,例如面料的厚度、面料的軟硬、線跡的種類、線跡的密度、線的粗細、線的張力和機器壓腳壓力大小等。這些因素經常發生變化,因此要十分精i確地計算出用線量并非容易。
在制衣過程中,選擇縫針、縫線看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,實則不然,它不僅要滿足技術上的要求,還要顧及美學要求,從縫針、縫線與縫料的匹配,縫線與縫料的顏色搭配,縫線的細度選擇多方面考慮,才能達到更的效果。
英明線業為大家介紹:
縫線用量的計算—五種常用線跡的理論計算公式
線跡類型 線跡代號(ISO4915) 每米線跡的耗線量(L)
平車線步 301 L=1.571+0.07854DT+0.0124D√Tt
單線鎖鏈線步 101 L=2.7854+0.08927DT+0.0186D√Tt
三線鎖邊 504 L=4.0916+0.1893DT+0.2DK+0.031D√Tt
雙針鎖鏈線步 401 L=3.7854+0.08927DT+0.02173D√Tt
雙針三線繃縫線跡 406
1、L——每米長線跡的耗線量(m) 2、D——2cm長線跡內的針數(線跡密度) 3、T——面料在壓腳壓力下的總厚度(mm) 4、B——雙針的針間距(mm) 5、K——鎖邊的切縫寬度,即刀門隔距(mm) 6、Tt——縫線的特數
您好,歡迎蒞臨英明線業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